查看原文
其他

百家讲坛:《向诸葛亮借智慧》全集

点击关注► 古诗词文欣赏 2021-03-04


古诗词文欣赏品读古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


每日经典聆听最美好声音



向诸葛亮借智慧01 求职的学问



东汉建安十二年,也就是公元207年12月,正是隆冬时节,天下着鹅毛大雪,山河大地一片洁白。从荆州新野县的管道上顶风冒雪驰来几匹战马,只见为首一人,四十多岁年纪,身高七尺五寸,长手大耳,容貌威严,虽然头上身上已经落满雪片,但是丝毫没有停歇落脚的意思,反而不断催促后边的人加快速度。这个人是谁呢?他就是赫赫有名的三国英雄刘备刘玄德。那么,这么大雪,刘备不再温暖舒适的府衙里呆着,跑到这荒郊野外来做什么?
 他这是要去拜访一位高人,这位高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孔明诸葛亮。据史书记载,在这个冬天,刘备前后跑了三趟才得以见到诸葛亮。历史,就因为三次拜访被改写了。
《三国演义》中记载,一顾茅庐时,刘备没有见到诸葛亮,“玄德惆怅不已。”二顾茅庐时,见到的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,刘备说:“直如此缘分浅薄,两番不遇大贤!”并给诸葛亮留言:“备旧慕高名,两次晋谒,不遇空回,惆怅何似!……仰望先生仁慈忠义,慨然展吕望之大才,施子房之鸿略,天下幸甚!社稷幸甚!”及至三顾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,听到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后,刘备邀诸葛亮出山,被诸葛亮推辞,“玄德泣曰:‘先生不出,如苍生何!’言毕,泪沾袍袖,衣襟尽湿。”诸葛亮最终被刘备诚意打动,终于答应出山。
刘备寻访诸葛亮,用今天的眼光看,其实相当于领导主动上门招聘。各位想想看,今天我们找工作,就算西装领带、描眉画眼主动上门,也未必被人家相中。可是你看看人家诸葛亮,领导顶风冒雪主动登门来请,居然可以闭门不见,而且越不见领导还就越上瘾,一次不够还来了个第二回第三回。那么,诸葛亮究竟使用了什么样的策略,造就出这样大的吸引力呢?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研究。
我身边有个朋友,资讯顾问出身,有能力有口才,后来有猎头公司找到他,介绍他到一个大公司就职。本来他对自己满怀信心,可面试之后,灰溜溜的就回来了,又是摇头又是叹气。我问他为什么,他说去了才发现能人太多了,你觉得自己不错,比你不错的人有的是,别说是展示才华,连个基本的印象都留不下。各位可以看到,在我们这个时代,长本事不难,难的是长了本事之后,如何让别人看到你的本事,并且一定要给对方留下鲜明的印象,只有这样才能脱颖而出。要做到这一点就一定离不开“包装”二字,所以,成功的基本公式是:成功=能力+态度+机遇+包装展示,四个因素缺一不可。管理智慧箴言成功=能力+态度+机遇+包装展示诸葛亮遇到的正是这个问题。要说当年荆州,可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,中原大乱的时候,因为荆州地面比较太平,很多高人都避乱到这里,再加上本地人才,那可真是群星荟萃。要想在这么众多的人才当中脱颖而出,确实是非常难的。不过诸葛亮做到了。
今天,我们探讨诸葛亮的智慧,首先想探讨的就是孔明先生这种自我展示的智慧。做一个好人不难,但是让别人相信你是好人,那就比较难了。要展示就离不开包装。你看,找工作,简历需要包装;搞企业,产品需要包装;谈恋爱,帅哥美女需要包装;竞选拉票,连美国总统都离不开包装。正所谓“人配衣帽马配鞍,包装到位就领先!”
那么,我们就来看看,这位智慧化身诸葛亮先生他是怎么包装自己的呢?
其实,诸葛亮真的不算是那种起点很高的人,《三国志》记载,诸葛亮是山东临沂人,自幼父母双亡,十七岁的时候来到荆州,一个人带着弟弟和两个姐姐艰难度日。
就像他在《出师表》中写的,真的是“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。”知识分子扛锄头种地,估计一开始,连土豆结在树上还是地上,黄瓜花和茄子花有什么不同这类问题都没整明白。那真的是举目无亲,无依无靠,而且连个像样的房子——什么商品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,什么房都没有,智能搭一个草庐,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在城乡结合部搞个违章建筑临时安身。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可没有电视上那么潇洒,他就像今天北京城里刚毕业住在远郊的大学生一样,遇到了养家糊口和找工作的双重困难。

向诸葛亮借智慧02 求人的技巧


向诸葛亮借智慧 03 用人的门道




向诸葛亮借智慧04  管人的谋略




向诸葛亮借智慧 05 信任的诀窍


向诸葛亮借智慧06 稳定的良方


向诸葛亮借智慧 07  处罚的策略



向诸葛亮借智慧 08  接班的讲究




赵玉平,男,出生于1972年11月12日,河北丰宁人,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教师;国学博士、心理学博士。
主要从事领导理论、人力资源和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。中央电视台《百家讲坛》、中国教育电视台《师说》和山东教育电视台《名家论坛》主讲人,入选2009年"十大国学讲师"。在《百家讲坛》开设的《向诸葛亮借智慧》《跟司马懿学管理》课程,开辟了运用管理学和心理学解读传统经典的新领域。为世界500强多家企业提供咨询和培训,受邀在全国各地进行了近千场传统文化、团队管理等方面的讲座,受到学员广泛欢迎,反响热烈。主讲课程包括《解读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》《看水浒说管理》《选人用人定成败》《三国管理谋略》《心理学在团队管理中的运用》等。著有《比强者更强》《梁山政治》等书。

图文来源于网络,若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
 


您看此文用   分  秒,转发只需1秒哦~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